|
創可貼和創口貼,竟然不是同一種東西?时间:2023-03-07 10:29 創可貼和創口貼有什么不同? 可能很多人會感覺迷惑 這不是同一個東西嗎? 還真不是! 01 創可貼or創口貼? 從廣義上看,創可貼和創口貼其實差別不大,針對的都是小傷口,目的是給傷口營造一個利于愈合的環境,使用方法也沒有差別。 但嚴格來看,兩者還真有不同,區別就在于是否含藥。我們可以從包裝上的產品描述和備案信息看出差別。 創口貼→不含藥物→醫療器械 比如藥店里很常見的某透明防水創口貼,產品成分中標明不含藥物,屬于醫療器械的管理范疇。 創可貼→含有藥物→藥品 再比如標注為創可貼的苯扎氯胺貼,除了有無紡吸收墊、PE隔離膜之外,還添加了廣譜殺菌劑苯扎氯胺,含有藥物成分,有一定的消毒、殺菌作用,屬于藥品的管理范疇。 一個不含藥,屬于醫療器械,一個含藥,屬于非處方藥品,這是兩者最大的區別。 但回歸現實,創可貼和創口貼在市售時并沒有那么嚴謹的劃分,很多都是混著叫,僅從商品名來看很難有效劃分,所以想知道自己用的創可(口)貼到底含不含藥,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成分和備案信息。 相對來說,創可貼比創口貼好一點,畢竟它含有一定量的藥品。但無論是創可貼還是創口貼,都有保護創面、壓迫止血等作用,對于小傷口來說,選哪個問題都不大。 液體創可貼 創可(口)貼有很多優點,如體積小、使用簡單、攜帶方便等。缺點也很明顯:透氣性差。 貼完創可貼的局部皮膚總有褶皺,就是因為人體正常分泌的水汽和汗液不能穿透這層膠布,使局部皮膚產生浸泡作用。因此,液體創可貼開了一條新道路。 它屬于液體制劑,跟涂指甲油似的涂在傷口上,能快速變干形成半透明保護膜,美觀防水,隔絕外部環境,可降低感染。 這是一種具有組織粘合能力的醫用敷料,在經常碰水的部位可以選擇它。不過目前市面上的液體創可貼大多存在刺激性問題,用起來比較疼。 還有這些醫用敷料 另外市面上還有其他敷貼,它們主要材料是無紡布,也屬于醫療器械,針對的是比較大、嚴重的創面,還能用于清潔、吸收分泌物、止血、包扎。 根據材質、功能的不同,醫用敷料又細分為好多種,比如薄膜型、水凝膠型、液體型、泡沫型等等。 具體使用哪種取決于創面的類型,比如: 泡沫型敷料吸濕引流效果好,適合滲出液比較多的創面; 透明的薄膜敷料更多用于淺表性傷口的遮蓋,吸水性比較差,但很方便觀察創面,容易更換; 水凝膠敷料含水量高,創造無菌濕潤的環境能加快創面愈合,更常用于燒燙傷。 02 創可(口)貼≠萬能貼 創可(口)貼不是萬能貼,它只是止血和包扎的應急工具而已,而且透氣性差。 通常用于。ú怀^創可貼的寬度)、淺、出血少、無需縫合的傷口,如輕微的刀切傷、擦傷等。如果是以下幾種情況,切不可用創可貼: 1、過于寬深的傷口:大于創可貼寬度,或深度超過0.5cm的傷口; 2、已經化膿或感染的傷口; 3、動物咬傷,如狗咬傷、貓抓傷、蛇咬傷,毒蟲蜇傷等; 4、燒傷、燙傷、癤腫等; 5、被鐵釘、刀尖等扎傷,特別是有鐵銹時,需及時就醫并注射破傷風疫苗。 對于創面比較深的,出血較多,傷口沾染有污物,被生銹金屬刮傷,面頸部等較為影響美觀的暴露部位的傷口,最好到醫院就診。 03 創可(口)貼如何使用? 知道創可貼的適用范圍,怎么正確使用也是重點。如果亂貼一通不僅等于白貼,還可能導致傷口感染。 創可(口)貼使用貼士 一 清潔傷口 用生理鹽水或者清水沖洗傷口,用干的無菌棉簽吸干傷口表面的水分。 二 傷口消毒 用皮膚粘膜消毒液擦拭消毒傷口,常見的有碘伏消毒液等,擦拭的過程中要完全覆蓋傷口。 三 貼上創可(口)貼 待消毒液晾干后,取出創可(口)貼,撕去包裝,將吸水層貼覆在傷口上,輕輕撕去隔離膜,按壓膠帶固定。注意不要用手接觸創可貼中間覆蓋創面的區域,包扎不宜過緊。如果是手指受傷,可以將創可貼的膠粘區域裁剪為“二”后再包扎,這樣創可貼和手指的貼合性更好。 四 更換創可(口)貼 一般至少每天更換一次,具體按產品使用說明書規定更換。浸濕或污染后及時更換,以保持傷口的干燥和清潔。 04 如何正確選購、使用? 1、應選擇正規渠道銷售、有正規醫療器械注冊文號的產品,不要買“三無產品”。 啥是醫療器械注冊文號?舉個例子:某品牌創口貼包裝有“滬械注準”字樣。其中2021是年份,02是指II類醫療器械,14是指輸注、護理和防護器械,xxxx是流水號。如有此文號,說明該產品為正規產品,可放心購買。 2、使用前觀察保質期和外包裝。不建議使用過期創可貼,如出現產品包裝破損的情況,產品可能已被微生物污染,切勿使用。 3、使用中如果出現過敏,請暫停使用。 4、使用液體創可貼時,會在傷口上覆蓋一層薄膜,薄膜會自動脫落,視情況可適當補用。 5、液體創可貼不要在眼睛及周圍使用。 受傷有時是不可避免的 但我們可以學習 科學包扎的方法 避免二次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