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小桌板、打開遮光板......坐飛機為啥這么多“奇怪”的規定?时间:2023-03-07 10:10 相較于坐火車和汽車,坐飛機麻煩不少,不僅檢查嚴格很多,還附帶著各種各樣的規定:充電寶不能托運、手機要調到飛行模式、要打開遮光板、收起小桌板等等……這些規定讓很多人覺得“麻煩”,卻又無奈地配合。 坐一趟飛機,為什么要有那些安全規定呢?真的有必要嗎? 來源| 1 被嚴加管制的電子產品 我們知道,從登機檢查到飛行的全程,電子產品都會受到航空人員嚴格的檢查和要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 禁止托運鋰電池 鋰電池主要在手機、筆記本電腦、充電寶、備用電源、小家器等產品中使用,應用范圍十分廣泛。 按照規定,所有攜帶鋰電池的產品都不得進行托運,只能個人攜帶。因為托運的貨倉空間密閉,飛行過程中溫度和氣壓都不穩定,鋰電池由于擠壓碰撞很容易自燃甚至爆炸,在貨倉內難以被及時發現,嚴重威脅到飛機及人員的安全。所以大家除非剛需,盡量不要攜帶過多含鋰電池產品上飛機。 來源丨東航官網服務指南 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身攜帶的,基本上就是手機和充電寶。對于充電寶,需要符合標準才能攜帶。我國民航局規定,額定能量不超過100Wh(20000毫安時)的充電寶可以隨身攜帶上飛機,介于100Wh和160Wh(32000毫安時)之間的充電寶需經航空公司批準后攜帶且不超過兩個,超過160Wh的不得攜帶。 來源| 2. 通信設備須開啟飛行模式 現如今,飛機已經解除了對手機必須關機的禁令,部分飛機也設置了機內的WiFi供乘客使用。 但是,由于使用電子產品時會連接數據,有較小可能會對飛機產生信號干擾,所以在飛機上,特別是在起飛和降落的時候,飛機上的乘務人員還是會要求乘客開啟飛行模式,而不具備飛行模式的通信產品則被要求關機。 來源丨新華網 2 攜帶有容量限制的液體 大家收拾行李時,會有不少化妝品和洗漱用品需要攜帶,面對這些瓶瓶罐罐,難免會感到頭疼,這些液體能不能帶上飛機呢? 大部分日化類的液體都是可以攜帶的,但是需要開瓶檢查以及有容量限制。根據《中國民航總局關于限制攜帶液態物品乘坐民航飛機的公告》的規定,旅客在乘坐國際、國內航班時,行李中的液態物品需要符合以下規定: ? 液態物品應當盛放在不超過100ml的單體容器中,需要開瓶檢查且隨身攜帶 ? 盛放液體物品的容器需放置在不超過1L、可重新封口的透明塑料袋中 ? 旅客單次僅被允許攜帶一個塑料袋 來源|知乎 ? 超出限制的液體物品需進行托運 ? 旅途所需使用的化妝品、牙膏及剃須膏不超過100m l? 中國境內乘坐民航班機,酒類物品不得隨身攜帶,但可托運。 要注意的是,100ml不是指液體體積,而是容器體積。即便你的洗發水只有10ml,但裝在500ml的瓶子里,也是不能攜帶的哦。 來源|見水印 之所以對液體物品的攜帶有著嚴格的限制,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由于液體物品成分不明,可能含有可燃性和揮發性物質,會在高空中受到環境影響而產生反應;二是為了防止不法分子攜帶液體炸藥,危害飛行安全。 如果旅客有大量液體需要攜帶,最好進行托運,就不用擔心帶不上飛機了。 3 那些“奇怪”規定 除了符合安檢時各種攜帶限制要求,坐飛機的時候還需要遵守一些乘坐規定。比如系安全帶,這個倒是普遍都能理解,畢竟不管乘坐飛機、高鐵或是汽車,系安全帶都是最重要的安全防護,可以在發生意外事故時,減少意外碰撞對身體的沖擊,最大程度地保證乘客的生命安全。但是其他規定就讓人有些困惑了,下面小編為大家一一解釋。 1. 打開遮光板 遮光板,顧名思義是遮擋太陽光線的,在平飛過程中可以減少部分紫外線;而在起飛和降落時需要打開遮光板,是為了讓乘客和機組人員能夠觀察到機外的情況并及時作出反應;在遇到突發事件并需要乘客離開飛機時,不僅機外人員能通過窗口觀察機內情況,也能提前讓乘客適應室外光線。 來源| 2. 調直座椅背 隨意向后調整座椅會導致后排座位的通道過窄,一旦發生意外可能會耽誤后排乘客逃離。有些朋友可能還會發現一些座椅是不能調整的,這些座位的后面可能是出口,這樣設計是為了保障乘客在緊急情況下能順暢地逃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