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惠農民】雜食“大胃王”—— 甜菜夜蛾时间:2023-03-07 08:42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蔬菜產品質量安全需求的提高,蔬菜害蟲的防治受到高度重視。 除國家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等傳統項目外,過去幾年,農業部相繼啟動了針對重大蔬菜害蟲以及蔬菜害蟲抗藥性、蔬菜害蟲化學防治、蔬菜害蟲生物防治等多個行業科研專項。 甜菜夜蛾作為近年來危害日益嚴重的一種農業害蟲,給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對于它的認識和相關防治研究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甜菜夜蛾是什么? 甜菜夜蛾( Hübner) 俗稱白菜褐夜蛾,隸屬于鱗翅目、夜蛾科,是一種世界性分布、間歇性大發生的以危害蔬菜為主的雜食性害蟲。在華北、長江流域、華南以及我國臺灣等地造成了嚴重危害。 甜菜夜蛾的已知寄主有171種。其幼蟲體色變化很大,有綠色、暗綠色、黃褐色、黑褐色等,腹部體側氣門下線為明顯的黃白色縱帶,有時呈粉紅色。 成蟲體長10~14毫米,翅展寬25~33毫米。體灰褐色,少數為深灰褐色。前翅內橫線、亞外緣線均為灰白色,亞外緣線較細,外緣有一列黑色的三角斑。前翅中央近前緣外側有腎形紋1個,內側有環形紋1個,腎形紋約為環形紋的1.5~2倍,土紅色。后翅灰白色,略帶粉紅色,翅緣灰褐色。卵圓饅頭形,白色,表面有放射狀的隆起線。 蛹體長10毫米左右,黃褐色。成蟲晝伏夜出,有強趨光性和弱趨化性,大齡幼蟲有假死性,老熟幼蟲入土吐絲化蛹。 (圖片來源于網絡) 甜菜夜蛾有哪些危害? 甜菜夜蛾以幼蟲危害為主。 其幼蟲共5齡,高齡幼蟲體長24~28毫米,初孵幼蟲群集在葉背,吐絲結網,取食葉肉,留下表皮,呈透明小孔,3齡后分散為害,將葉片吃成孔洞或缺刻,嚴重時吃光葉片僅剩葉脈和葉柄,導致菜苗死亡。 3齡后進入暴食期,抗藥性增強,幼蟲有假死性,蟲口密度過大時,會自相殘殺,白天常潛伏在土縫、土表層或植物基部及心葉中。 此外,3齡以上幼蟲還可鉆蛀甜椒、番茄果實,鉆入蔥管、玉米雌穗等處為害,并排除大量糞便,污染果實、果穗,造成落果、爛果。 甜菜夜蛾危害癥狀(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何防治甜菜夜蛾? 1、預測預報 利用甜菜夜蛾性誘劑監測田間成蟲發生動態,選擇有代表性的菜地對卵和幼蟲進行田間系統調查,預測甜菜夜蛾發生期、發生量,并確定防治適期。 2、農業防治 合理安排農作物及蔬菜布局,實行間作套種或輪作模式。 及時清除菜田的殘枝落葉及雜草,集中深埋或漚肥。適時澆水,提高田間濕度,有利于致病微生物對害蟲的寄生。 在產卵高峰期至孵化初期,特別是蔬菜移栽后第1代幼蟲發生較為整齊時,人工摘除卵塊及低齡幼蟲聚集較多的葉片。 3、物理防治 可在田間安置黑光燈,利用甜菜夜蛾成蟲的習性,進行誘捕。 4、生物防治 利用天敵預防和防治,甜菜夜蛾的天敵主要有草蛉、蜘蛛、步甲等。 化學防治甜菜夜蛾的幼蟲期,尤其是卵孵化高峰期或初孵幼蟲期,是防治的關鍵時期。 施藥應在傍晚或清晨為宜,噴霧要均勻周到,使植株全面著藥,并嚴格控制施用量和安全間隔期。 在田間卵孵至1、2齡高峰期用藥,每畝用24%甲氧蟲酰肼懸浮劑15—20毫升兌水45—60公斤,均勻噴霧,或10%四氯蟲酰胺懸浮劑50毫升,兌水40毫升,藥后4天,對甜菜夜蛾的防效仍在90%以上,噴藥一般選擇在傍晚施藥,噴足噴勻藥液,葉片正反面均應噴到。 發生嚴重時可用20%懸浮劑1000-2500倍液噴霧;3%甲維鹽懸浮劑2000倍液+20%蟲酰肼1500倍液,或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2000倍液,或30%蟲螨晴懸浮劑1000倍液+3.2%甲維鹽.氯氰乳油2000倍液等藥劑噴霧,3%甲維鹽懸浮劑+15%茚蟲威懸浮劑1000倍液。 我國有超過1億農民直接從事蔬菜生產,蔬菜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第一。蔬菜產業在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蔬菜害蟲為害是導致蔬菜產量與品質下降的主要因素。因此,蔬菜害蟲的防治關系到國計民生、社會穩定和人民的身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