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驚蟄 | 春雷響,萬物生时间:2023-03-06 11:16 驚蟄 · 二十四節氣 驚蟄未聞雷出地,豐收有望看春耕。 今年的驚蟄時間是2023年03月06日04:36:02 ,農歷癸卯年二月十五 星期一 驚蟄,古稱“啟蟄”,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此前,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 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唐詩有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陶潛有詩曰:“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伴隨著陣陣春雷,經歷了早春的懵懂,仲春時節,這春意也漸漸濃了起來。這一幕,是大自然在告訴我們:沒有哪個春天不會到來!如果,我們能感受到自然的這份暖意、參悟宇宙人生的這點道理,我們就在不經意間發現:驚蟄節氣中,蘊含著上接天時、下達人事的智慧。 于天時來看,表現為什么樣的花木、在什么樣的時間開花結果,是不以花木的的意志為轉移;于人事來看,什么樣的準備、在什么樣的時機心想事成,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春雷隱隱,猶如催促的鼓點,震醒了沉睡的大地,振奮昏沉的人心,也喚醒著人體的陽氣,預示著生長的季節到了。 因此,若時機未到,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安心蟄伏——在蟄伏中,充實自己,等待時機!無論做什么事都應該懂得蟄伏和積蓄能量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蟄”是指入冬之后,小動物藏入土中、不飲不食。古人認為的“驚蟄”,是指春雷驚醒了這些藏在土中的小動物,但“驚蟄”時節真的有春雷嗎?來看《手繪節氣·驚蟄》。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制作 從小寒到谷雨,共八個節氣,一百二十日。每氣十五天,一氣三候,每候五天,八氣共二十四候,每候對應一種花,也就是每五天有一種花綻蕾開放,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人們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花為代表,叫做這一節氣中的花信風,意即帶來開花音訊的風候。 驚蟄花信 一候桃花 桃花為桃(學名 L.)樹的花,薔薇科桃屬;▎紊,從淡至深粉紅或紅色,有時為白色,有短柄,早春開花;在中國文化中,桃花象征著春天、愛情、美顏與理想世界;枝木用于驅邪求吉,在民間信仰中源自于萬物有靈觀念;果實則融入了中國神話之中,隱含著長壽、健康、生育的寓意。 桃 夭 先秦·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桃 花 明末清初·林古度 幾樹桃花一色紅,野人籬落見春風。 種來無意看偏好,開到多時賞復空。 可奈蝶蜂群采處,亦聞雞犬數聲中。 曾宜潘岳閑居賦,別有芳名自不同。 二候棠梨 也叫豆梨,多年生薔薇科梨屬落葉喬木,別名鹿梨、棠梨、野梨、鳥梨等,原產我國華東、華南各地至越南。常野生于溫暖潮濕的山坡、沼地、雜木林中。傘形總狀花序,具花6-12朵,直徑4-6毫米,總花梗和花梗均無毛,花梗長1.5-3厘米米;梨果球形,直徑約1厘米,黑褐色,有斑點。 碧 瓦 宋·范成大 碧瓦樓前繡幕遮,赤欄橋外綠溪斜。 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 寄羅劭興 唐·李商隱 棠棣黃花發,忘憂碧葉齊。 人閑微病酒,燕重遠兼泥。 混沌何由鑿,青冥未有梯。 高陽舊徒侶,時復一相攜。 三候薔薇 薔薇(學名Rosa sp.)是薔薇屬部分植物的通稱,主要指蔓藤薔薇的變種及園藝品種。大多是一類藤狀爬籬笆的小花,原產于中國的落葉灌木。莖刺較大且一般有鉤,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葉緣有齒,葉片平展但有柔毛;ǔJ6-7朵簇生,為圓錐狀傘房花序,生于枝條頂部,花徑約3厘米,每年只開一次,有白色、黃色等多種顏色。 憶東山二首(其一) 唐·李白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薔薇洞 明·顧磷 百丈薔薇枝,繚繞成洞房。 密葉翠帷重,秾花紅錦張。 對著玉局棋,遣此朱夏長。 香云落衣袂,一月留余芳。 驚蟄丨驚 蟄 三 候 一侯桃始華 桃花的花芽在嚴冬時蟄伏,于驚蟄之際開始開花。陽和發生,自此漸盛。 二候倉庚鳴 倉庚,即黃鸝,黃鸝鳴叫,動物開始求偶。 三候鷹化為鳩 鷹,鷙鳥也。此時鷹化為鳩,至秋則鳩復化為鷹。有人認為,鷹每年二、三月飛返北方繁殖,已經不見跡影。只有斑鳩飛出來,于是古人以為春天的斑鳩是由秋天的老鷹變化出來的。 驚蟄丨驚 蟄 習 俗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后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驚蟄吃梨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傳說,雍正年間,晉商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后說:“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驚蟄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鼻俅ㄗ呶骺诮浬讨赂,將開設的字號取名“長源厚”。 后來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后來驚蟄日也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打小人”驅趕霉運 驚蟄象征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驚蟄丨驚 蟄 養 生 驚蟄節氣前后,冷暖空氣交替開始頻繁。此時,“春捂”不能忘,保持微微出汗,以幫助抵御漸退的寒氣,有助于氣血流通,順應陽氣的升發。驚蟄以后,氣候仍然干燥,補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古有詩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驚蟄過后,綿綿春雨即將連日而來,使空氣變得更加清新。 驚蟄,喚醒了春天的夢,迎來了繁花似錦的季節。 趁著風和日麗出門踏青,莫要辜負了好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