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id="ba7xh"><track id="ba7xh"></track></source>

  • <source id="ba7xh"><menu id="ba7xh"></menu></source>
  • <u id="ba7xh"></u>
  • 文章
    • 文章
    搜索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為太忻州一體化經濟區建設貢獻科協力量

    首頁 >> 科協工作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 >>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征集“典贊·2018科普中國”參評項目的通知
    详细内容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征集“典贊·2018科普中國”參評項目的通知

      科協辦函普字〔2018〕238號

      各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扎實推進關于科技創新、科學普及的工作部署,促進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創新科普理念和服務模式,盤點年度科學傳播典范,融匯科學傳播業界智慧,彰顯科普中國品牌文化,中國科協、人民日報社聯合組織開展“典贊·2018科普中國”活動,征集、評選2018年度具有科學傳播力和影響力的人物、網絡科普作品、事件、流言及科普自媒體,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參評項目

      本次征集、評選包括以下五個項目:2018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2018年十大網絡科普作品、2018年十大科學傳播事件、2018年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2018年十大科普自媒體。其中,2018年十大科學傳播事件、2018年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兩個項目的候選名單通過大數據篩選及分析產生,不接受個人及單位申報。

      二、時間安排

      2018年12月7日前,征集參評項目;

      2018月12月9日—2019年1月上旬,對參評項目進行評選;

      2019年1月中旬,開展“典贊·2018科普中國”揭曉活動。

      三、參評項目報送方式及相關要求

     。ㄒ唬﹨⒃u方式。項目參評方式采取單位推薦和自主報名相結合的方式。

      1.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科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全民科學素質綱要辦成員單位、企事業機構等單位均可通過單位推薦方式報送參評項目。在網上報名后,需下載《“典贊·2018科普中國”參評項目推薦表》并加蓋單位或相關機構公章,連同其他必要說明材料一同提交。

      2.其他企事業機構及個人可通過自主報名方式報送參評項目。在網上報名后,需下載《“典贊·2018科普中國”參評項目自薦表》,連同其他必要說明材料一同提交。自主報名者為機構、社會團體的,需在報名表上加蓋單位公章;自主報名者為個人的,需在報名表上手寫簽名并提供個人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

     。ǘ﹫竺绞;顒硬扇【W上報名、線下提交紙質材料確認的方式進行。報名需登錄科普中國網(www.kepuchina.cn)典贊·2018科普中國活動申報頁面,網上報名成功后,須將報名表格下載打印并按照相關要求在截止日期前郵寄至人民網。未在規定時間內收到相關紙質參評材料,則視為報名無效。

     。ㄈ﹫笏蜁r間。參評材料網上報送截止日期為2018年12月7日,參評材料郵寄截止日期為2018年12月9日。

     。ㄋ模┢渌。同一機構或個人報送的科學傳播人物、科普自媒體每類不超過5件,網絡科普作品每類不超過10件。

      四、評選程序

      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嚴格評選條件,對推薦、征集的各項內容進行評選。

     。ㄒ唬⿲<页踉u。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對推薦及自主報名的內容進行篩選及初評。

     。ǘ┐髷祿治。初評結果將通過人民網輿情監測平臺大數據分析獲取其網絡關注度信息。大數據分析結果作為終評參考。

     。ㄈ┕炯熬W絡集贊。初評結果將通過科普中國網(www.kepuchina.cn)、人民網科普(http://kpzg.people.com.cn)進行公示。同時,在科普中國網開設集贊專區,對初選名單進行展示并集贊。

     。ㄋ模⿲<医K評。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對初選名單進行最終評定。

      聯系方式:

      人民網科普部:張藍兮 孫奕菲 010-65363620

      郵寄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

      人民日報社人民網 科普中國(100733)

      中國科協科學普及部:李華慧 張 斌 010-68571652

      附件:“典贊·2018科普中國”評選項目說明

      中國科協辦公廳

      2018年11月3日

      附件

      “典贊·2018科普中國”評選項目說明

      一、2018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應具備以下條件:

      1.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踐行群眾路線,模范遵守國家法律;

      2.積極面向社會公眾開展科普創作傳播、線上線下科普活動,創新科學傳播表達形式;

      3.傳播的內容科學權威,貼近大眾需求,通俗易懂;

      4.被社會媒體普遍關注,傳播渠道和覆蓋人群廣泛,影響力較大;

      5.具備一定社會認知度,在科學傳播領域有突出表現。

      二、2018年十大網絡科普作品

      應具備以下條件:

      1.作品均為原創,具有較高的創新性,內容獨特,形式新穎,制作一流,表述科學技術知識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前瞻性,語言運用生動流暢,通俗易懂,并注重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結合;

      2.引導公眾科學理解國家科技戰略布局精髓,了解重大科技進展與突破,滿足公眾對科技前沿的探知需求;

      3.作品具有較高的社會影響力。結合社會焦點率先發聲,搶占傳播最佳時機,引發傳播熱潮,傳播渠道和覆蓋人群數量巨大,在適用人群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認可度;

      4.作品具有較強的示范引導作用,在內容創意、表現形式、傳播策略等方面有借鑒意義,有效提升公眾科學素質;

      5.作品應為2018年度創作并首次發布,應于網絡進行傳播,2018年度瀏覽量不低于300萬;

      6.作品形式

     。1)音視頻類:

      原創科普歌曲、原創科普微電影、原創科普視頻、原創科普音頻、原創科普節目等。作品格式為flv. swf. avi. wmv. rm. mvb. mp4. Dat. asf. mpeg. 3gp. mov. mkv. ts. f4v。視頻規格為高清畫質,分辨率1280*720。

     。2)Web動畫類:

      原創動畫作品,以Web動畫的形式介紹科學內容,演示科學實驗,闡述科學原理,以動畫、科普游戲為主,包括flash類、flash頁面專題、html5類等科普資源,要求動畫生動形象,操作簡單。

     。3)其他類

      其他原創類網絡科普作品,如APP、游戲等。

      三、2018年十大科普自媒體

      應具備以下條件:

      1. 由非專業媒體機構創辦的微信公眾號、微博、今日頭條、博客、播客、視頻直播、短視頻等平臺賬號(參評項目應為單個平臺賬號主體,多平臺同時申報參評者將視為無效申報);

      2.傳播內容具有良好的科學性,貼近大眾需求,通俗易懂;

      3.具有“互聯網+科普”的創新精神,有效提升科普工作在社交媒體中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4.具有原創精神,內容以原創為主;

      5.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正確引導網絡的輿論生態。

      四、其他說明

      1.在十大網絡科普作品評選中,自作品獲獎之日起,即視為作者默認主辦方擁有報名資料的使用權和參評作品的傳播權,包括但不限于在科普中國官網、微信公眾平臺及合作平臺的播放及轉載,作者享有著作權和署名權。凡提交作品參加本次活動,即視為接受以上條款。

      2.已獲獎的參評項目三年內不能再次參與同類項目的申報。

      3.參評項目征集結束至2018年12月31日期間,科學傳播領域如出現重要人物、事件、流言和網絡科普作品,引起社會公眾廣泛關注和社會媒體普遍報道的,經中國科協科普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同意后可提交終評專家評審委員會,最終結果由中國科協科普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審定。


    返回頂部 seo seo
    国产一区av在线
    <source id="ba7xh"><track id="ba7xh"></track></source>

  • <source id="ba7xh"><menu id="ba7xh"></menu></source>
  • <u id="ba7x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