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id="ba7xh"><track id="ba7xh"></track></source>

  • <source id="ba7xh"><menu id="ba7xh"></menu></source>
  • <u id="ba7xh"></u>
  • 文章
    • 文章
    搜索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為太忻州一體化經濟區建設貢獻科協力量

    首頁 >> 科協工作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 >>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征求《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2年)(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详细内容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征求《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2年)(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科協辦函普字〔2018〕23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

      根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的有關要求,為進一步加強農村科普工作,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服務鄉村振興,中國科協與農業農村部擬共同實施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并研究制定《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2年)》。

      現將《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印發你們,請于2018年11月23日前將書面意見建議反饋至中國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并同時提供電子版。我們將在匯總各單位反饋意見后進一步修改完善。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

      聯系人:李昂 劉俊

      聯系電話:010-68526217

      郵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3號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100863)

      電子郵箱:kpbjcc@163.com

      附件: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2年)(征求意見稿)

      中國科協辦公廳

      2018年11月1日

      附件

      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2018-2022年)

     。ㄕ髑笠庖姼澹

      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的有關要求,為進一步加強農村科普工作,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服務鄉村振興,中國科協與農業農村部擬共同實施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背景意義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將此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自2006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科學素質綱要》以來,農業部、中國科協會同有關部委共同實施農民科學素質行動,農民科學素質和農村科普工作得到顯著提升,但是當前農村人才匱乏、農民適應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能力不足的現象依然存在,農民的年齡知識結構、個人素質、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問題還較為突出。據統計,2018年農村居民科學素質比例僅為4.93%,嚴重低于全國公民8.47%的平均水平。因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短板在農村、在農民,難點是農民素質尤其是農民科學素質的提升。實施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引導科協和農業系統科普工作的資源下沉、人才下沉、服務下沉,全方位提升農民科學素質,不斷樹立掌握科學生產、健康生活、協調發展的理念和知識,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和生活質量,有力推動農民全面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

      二、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ㄒ唬┲笇枷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農民主體地位,突出問題導向,優化政策供給,以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加強農村科普工作、增強農民的科學素質和生產技能,著力推動移風易俗、提升農民精神風貌,著力加大科普資源的供給支撐、形成農村良好科學氛圍,切實提高農民幸福感和獲得感,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基礎。

     。ǘ┠繕巳蝿

      到2020年,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效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農村科普框架體系基本形成。到2022年,農村科普框架體系初步健全,農民科技教育培訓水平顯著提升,農村科普活動和科普資源不斷豐富,農村科普公共服務和科普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取得階段性成果,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模式和經驗。

      三、工作原則

      ——堅持優先發展。把實現鄉村振興作為共同意志、共同行動,做到認識統一、步調一致,在科普要素上優先配置,在項目資金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的科學素質短板。

      ——堅持創新提升。加強頂層設計,深化改革創新,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完善管理機制和服務體系,探索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背景下農民科學素質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徑。

      ——堅持問題導向。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聚焦當前農民科學素質提升的工作問題,找準重點難點,增強針對性,在關鍵環節取得重點突破。

      ——堅持統籌協調?茖W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和發展走勢分化特征,充分協調中國科協、農業農村部等有關部門的力量,注重整體部署、循序漸進、分類施策、久久為功,全面加大科普資源配置,推進農民科學素質區域均衡發展。

      四、重點任務

     。ㄒ唬┘訌娹r村重點人群科學素質培訓培育

      1.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和實用人才培訓。建立完善職業農民制度,支持農民通過彈性學制參加中高等農業職業教育。在全國層面舉辦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班,開展新型職業農民科學素質培育試點工作,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重點培育發展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到2022年,基本實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一遍,完成培養500萬名具有科學文化素質、掌握現代農業科技、具備一定經營管理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全面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

      2.開展鄉村科技人才培訓。充分發揮農技站站長、農技協聯合會會長作用,以縣級農學會、農技協聯合會等為基層載體,建立健全“國家-省-市-縣-鄉”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培訓和扶持體系。通過開展技能培訓、強化專家及鄉土人才指導、舉辦農村青年涉農產業致富大賽等方式,著力培養一支綜合素質高、生產經營能力強、主體作用發揮明顯的鄉村科技人才隊伍。加大農村學?萍驾o導員培訓力度,重點開展科技活動輔導、心理疏導、安全健康、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內容的培訓。到2022年,完成鄉村科技人才培訓10萬人次以上,完成農村學?萍驾o導員培訓2萬人次以上。

      3.開展小農戶群體科學素質培訓。小農戶在我國農業生產中仍占大多數,是我國農業生產的主要形式。通過線下培訓、在線學習等方式提高小農戶群體的科學素質,普及綠色殯葬、科學生活、健康文明、鄉村文明等知識和觀念。聘請專家團隊幫助小農戶節本增效,扶持小農戶發展生態農業,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加快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到2022年,完成小農戶群體科學素質培訓10萬人次以上。

      4.開展農村婦女科學素質培訓。通過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巾幗蝶變活動、農村婦女科學素質培訓班等方式,有效提升鄉村家庭婦女的科學素質,破除封建迷信和偽科學的消極影響。到2022年,完成農村婦女培訓20萬人次以上。

      5.開展農村干部科學素質培訓。通過開展專題教育、培訓講座、線上學習等手段,提高農村干部的帶頭致富和科學治村能力,更好發揮帶頭作用。到2022年,完成農村干部培訓2萬人次以上。

     。ǘ┨嵘r民科普信息化服務水平

      1.強化科普中國落地應用。充分利用“科普中國”優質資源,推進與廣大鄉村的精準對接,聯合有關部門,充分利用好現有設施加強科普中國鄉村e站建設。加強鄉村科普信息員隊伍建設,傳播分享優質科普內容。到2022年,完成科普中國在所有縣域的落地應用。

      2.充分發揮手機“新農具”科普效用。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與農民培訓的跨界融合, 著力建設“科普中國”手機移動端鄉村傳播體系,創新現代農業新產品、新模式和新業態,利用好全國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周等平臺,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在全國范圍開展農民手機技能培訓,提升農民利用手機發展生產、便利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

      3.建設智慧農民網校平臺。全面整合科普中國、云上智農等平臺的優質科普資源,發揮中國科協和農業農村部的資源優勢,以農業生產、醫療健康、環境保護等與農民切身相關的熱點為主題,不斷生產匯聚優質科普信息化資源,結合線下職業農民培訓認證開展農民網絡課堂學習。

      4.開展農民科學素質網絡知識競賽。聯合有關部門,通過知識競賽、有獎競答、原創作品征集等方式開展農民網絡知識競答活動,增加農民學習科學知識渠道。到2022年,實現通過線上線下參與競賽的人數累計超過2500萬人次。

     。ㄈ┴S富三農科普資源

      1.編創科普惠農系列制品。依托三農科普類宣傳雜志等平臺,重點支持三農類優秀科普文化藝術作品創作,打造通俗易懂、適合農民需求的鄉村振興戰略科普惠農系列出版物,創新建設農家書屋、網絡書屋。以農村黨員干部培訓為關鍵點,編印出版《鄉村振興基層干部科學素質讀本》,滿足基層干部對現代科技知識的需求。

      2.開展農民科學素質提升專家服務。充分發揮全國學會、相關農業高校的智力優勢和人才優勢,建設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科技小院聯盟,開展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培訓,鼓勵科技人才投身鄉村建設,對接地方科協和農業系統,為基層農業生產、農村發展、農技服務等提供指導和支持。

      3.探索建立鄉村振興科技智庫。探索建立中國科協鄉村振興科技智庫,完善專家決策咨詢制度,與相關機構合作推動建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機構。與地方政府合作,深入研究各地實際,形成系列鄉村振興高端研究報告。

     。ㄋ模┖粚嵖破栈蒉r服務基礎

      1.遴選推介鄉村振興科普示范基地。通過集成統籌的方式,引導農業科普基地轉型升級,遴選推介出包括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青少年農業科普教育、農業教學科研、農業觀光等類型的農業科普示范基地,到2022年,遴選推介300個鄉村振興科普示范基地。

      2.推進鄉村科普設施融合建設。推動將科普設施納入農村綜合服務設施、基層綜合性文化中心等建設中,加強農村社區科普服務能力。進一步強化農村中學科技館建設,提高中國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的巡展頻率,提升鄉村科普公共服務水平。到2022年,實現中國流動科技館巡展和科普大篷車活動在廣大鄉村地區的基本覆蓋。

      3.創新開展農村特色科普活動。繼續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科普日、科普之春(冬)等各類科普活動,大力開展科普文藝進鄉村,全面普及綠色發展、安全健康、耕地保護、防災減災、綠色殯葬等知識觀念,反對封建迷信,幫助農民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塑造新時代文明鄉風。

      五、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

      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爭取將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的相關任務納入本級鄉村振興有關規劃。各地科協組織、農業農村部門要高度重視,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的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加大政策支持,發動農口高校、農業龍頭企業的積極性,為工作實施提供保障。

     。ǘ┩晟乒ぷ鳈C制

      各級科協組織、農業農村部門要充分統籌協調本部門的各項資源,召集相關部門建立定期會商工作機制。切實履行好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牽頭部門責任,會同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將各項任務目標落在實處。

     。ㄈ┘哟蠼涃M支持

      各級科協組織、農業農村部門要統籌使用好基層科普工作、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農民科技教育等經費,加大對農村貧困地區的傾斜力度,為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提供經費保障,加強經費使用情況的績效考評,確保?顚S煤褪褂眯Ч。中國科協和農業農村部積極溝通財政部,爭取設立財政專項。通過眾籌眾包、項目共建、捐款捐贈、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投入。

     。ㄋ模I造社會氛圍

      注重挖掘、總結和宣傳基層組織開展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的好思路、好經驗、好做法,積極宣傳并激勵表揚有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認真總結推廣經驗,通過互聯網、報紙、廣播、電視等各種媒體渠道,及時宣傳工作的新經驗、新模式、新成效,營造濃厚氛圍,努力形成崇尚科學、勤勞向上、綠色節儉、孝老愛親的時代新風。


    返回頂部 seo seo
    国产一区av在线
    <source id="ba7xh"><track id="ba7xh"></track></source>

  • <source id="ba7xh"><menu id="ba7xh"></menu></source>
  • <u id="ba7xh"></u>